據韓國先驅報日前報道,韓國首個電動汽車電池硅基負極材料量產項目將在2024年年初投入商業(yè)運營,項目初期產能為2000噸/年,將滿足10GWh的電池制造需求。
這是美國Group14公司與韓國SK集團的合資項目,采用Group14的氣相沉積(CVD)專利技術路線,生產旗艦產品——硅碳復合負極材料SCC55™(碳硅比例55:45),其容量是石墨負極材料的五倍,并且比用于鋰電池負極的傳統(tǒng)石墨提供高達50%的能量密度。
簡單來說,這種硅碳負極的生產流程首先將石化產品進行聚合脫去氫、氧、氮等進行碳化;之后再粉碎并與硅烷材料混合,最后將硅沉積在碳支架材料的孔隙中。
Group14的投資者包括保時捷、ATL、光石、BASF(巴斯夫)、SK全球、微軟、美國碳中和基金等等,目前估值超過30億美元。其公開客戶只有保時捷,但已與奔馳、空客等大型公司進行接洽聯(lián)絡。
Group14于2015年成立,據其公開消息,SCC55™目前正在進行產能爬坡。華盛頓初創(chuàng)工廠產能為120噸/年,與SK合資的韓國工廠2000噸/年,另外還有兩個位于華盛頓的模塊化工廠總產能4000噸/年,將在2024年投產。Group14計劃未來十年內持續(xù)投入建設2000噸/年的模塊化工廠,為較難實現電氣化的行業(yè)提供幫助,比如飛機、卡車等等。